故乡风 慢记 Vol.1

故乡风 慢记 Vol.1

开新坑了。我习惯写篇幅长一些的博文,一方面完整度高一些,另一方面发得太频繁、内容空洞的话显得聒噪。生活里有很多素材,很多小碎片,若硬凹成一篇长文,反而折磨自己。索性把它们随手拼凑,攒到一定篇幅再发出来。大多都是随手记录,没有仔细琢磨。慢记,即为慢慢记录,不追时效,也不拘周期。

奶奶的葬礼 #

我对奶奶的记忆并不多,只停留在过年回老家的片段里。她在这个大家庭里一直是最安静、最不起眼的那个。高龄加上多年的慢性病,让她的离世并不突然。不过看到80多岁的爷爷状态不错,身体健朗,养鸡、种瓜、榨茶油样样不落,还是欣慰了些。

灵堂 灵堂

红白事都在村礼堂 红白事都在村礼堂

上一次送别亲人,已是近二十年前外婆过世时。那次因学业关系,我只参加了出殡仪式。而这一次,我完整地经历了闽北小镇传统的丧葬流程。整个仪式在奶奶遗体火化后十来天才开始,持续三天。为什么要等十几天?大概是哪位“神仙”掐的时辰吧。主事的是村里的长者们,专门请来一个看似道教的仪仗队,吹拉弹唱,热闹却又庄重。儿孙辈跟着吩咐,何时跪拜、何时叩首,全听安排。在七月酷暑里,这套流程实在是对人的耐力一种考验。吃饭则是经典的农村流水席,村民与前来吊唁者都可入座。

第二天是出殡的日子,清晨,全家跪在村口,迎接奶奶娘家的人。然后回到灵堂,家族的女眷先行,在半路等候,男性跟在骨灰盒后面,一路鸣炮。与女眷汇合后,全体跪地送别。最终只由几位叔伯及主事的长辈陪着到上山下葬。我和堂弟闲着无事,也就一同前往。奶奶的坟地就在后山,不过十来分钟脚程,一侧望得见老宅,另一侧看得到湖泊——这是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宅前的大金湖 宅前的大金湖

剩下的一天半就是道教团的念经仪式了,村里的老人称之“唱戏”,子孙们需时常配合跪拜。我则觉得,这是一场对活人身心的双重耐力测试。

孙辈像善财童子般捧着这个,香炉? 孙辈像善财童子般捧着这个,香炉?

故乡风 #

返程 返程

奶奶葬礼的第三天,我就匆匆离开了,回想起这几天的人和事,颇有感触。这大概是我人生中见到父母亲朋最齐全的一次,没想到连爸爸的中学同学、老同事,妈妈这边的亲戚,也几乎悉数到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早已定居外地,却依然赶回来送别。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爸妈已经在闽南二十年了,依然心心念念想回老家,原来除了这连绵的青山和这一湾水,更有那条将他们与亲人朋友紧紧相连的情感纽带,始终未曾割舍。

两块世界级的旅游招牌,确实给家乡带来了发展,也模糊了我对家乡的记忆。放学路上的陡坡早已被夷平,化工厂的旧址变成了一所新中学,小时候觉得很大的县城,现在看来居然这么拥挤,不变的可能只有尚书巷和红军街上的青石板路。小时候很讨厌走这样的路,石板路很窄,两侧铺设的是鹅卵石,下雨天尤其难行,越少人走的地方,鹅卵石就越滑。我记得,有一处常年积水的小洼,水底是细沙,旋转形成一个“永动”的漩涡,任何小东西一旦丢进去,总会被吞没、消失。小时候的我深信这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传送门。

尚书巷,图源水印 尚书巷,图源水印

初中毕业那年,我们终于可以举家迁往泉州团聚了,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在楼顶哭得一塌糊涂,我知道我再也回不来了,也会失去我的伙伴们。后来也确实如此。这些年,回乡的旅程总是匆匆忙忙,不过就是拜年、赶红白事,一趟下来,身心俱疲。乡愁于我,已成了一种说不清的情绪——近则避之不及,远则不免思念。

萤火虫!萤火虫!——家庭第一辆电车购车记 #

年前,新家搬到了我和老婆单位地点的中间点,工作日里,各自出发,方向相反,增购一辆车便成了迫切的需要。现在手头只有一辆开了快六年的宝马3系,我们完全没有了解现在的汽车市场,仅有的共识就是要换成两台新能源,一大一小,至于何时增购,何时置换,先买大还是先买小,一直都没有明确的计划。没想到,缘分来的时候,总是悄然又迅速。

那天在in77闲逛时,阿维塔在广场中间开了展台,看了下阿维塔12的静态造型,觉得很不错。由于现场没有销售没有试驾,当天就回到家附近的一个体验店,打算详细了解,奈何阿维塔的销售太过拉胯,一问三不知,左顾右盼,一个劲地问是专门来看车的,还是路过随便看看的。不出五分钟,我们就走了,越想越生气,难道这是年轻销售整顿职场的方式吗?看到有个蔚来的门店,我就说,听说蔚来的服务不错,走!去体验下“好的服务”。

从ES6、ES8 到 ET5T,都坐了一遍,销售很耐心。虽说我们的购车计划还没真正提上日程,但那种被认真对待的感觉,还是让人舒适的。这时,老婆盯上了旁边的一辆小车,萤火虫?好像去年听过蔚来计划要发一款小车,瞅一瞅吧。她越看越喜欢,当场就想下订,她梦想着精致小车好多年了,哈哈哈哈。我让她保持冷静,不如回家做点功课。当晚,通过横向比较,我们达成共识,明天约个试驾,驾驶体验过关就下订!

从路过阿维塔展台到下订萤火虫,前后不到24小时,我们敲定了家庭的第一辆电车,甚至没有去看过它的竞品。老婆喜欢个性的外观,我更关注安全性,而驾驶操纵体验,都出乎我们的意料,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五月中旬,她在余杭塘河边的夜晚第一次看见了飘舞的萤火虫;五月下旬,她提到了车,成为了萤火虫的准第一批车主;而2025年的夏天,她是穿梭在城西中,最闪亮的身影。

安迪,萌宠?丑宠? #

六岁的安迪很爱睡觉,一般的声音无论大小很难引起它的注意,除非遇到了同类。这一天我在看纪录片《地球脉动Ⅲ》,豺的声音可能唤起了安迪的先祖记忆?焦虑不安,嘤嘤嘤嘤。

这狗颜值忽高忽低,喜欢晒太阳,喜欢啃多肉,然后被我暴揍。

花胶黄鱼羹 #

在某台州菜饭馆里尝了一道台州名菜——花胶黄鱼羹,念念不忘。终于等到了开渔季,打算实现一次黄鱼羹自由!

配菜 配菜

鱼骨熬汤 鱼骨熬汤

配菜主要有花胶、竹荪、茭白、香菇、火腿。比较难处理的是切鱼片,废了老大劲,鱼皮的韧性太好,不易切断,而蒜瓣鱼肉过于鲜嫩,容易碾碎。其它的就比较常规了,用鱼骨熬汤,分别涮熟所有配菜和鱼肉,最后混在一起挂汁儿。参考了小红书的一个视频,论坛上大师特意嘱咐花胶黄鱼羹不放花雕(在这道菜中常见的去腥方法),易出酸味。照这个方法做,老婆觉得稍微有些腥,我觉得刚刚好,下次再优化优化。此外,下次还需要注意的点是,花胶需要提前1-2天泡发,鱼可以买大一些(这次只有七两),汤应该会更浓厚一些。

近期饮茶小记 #

近半年喝的品类以红茶和乌龙为主,纯主观、一点也不客观地记录一些喝茶的感受。

品名 大类 小类 品牌 斤价(台前)
特制金骏眉 红茶 小种红茶 正山堂 9600
妃子笑 红茶 小种红茶 正山堂 5800
正山小种 红茶 小种红茶 正山堂 2300
正山小种野茶 红茶 小种红茶 正山堂 3000
小赤甘 红茶 小种红茶 骏德 1300
金芽 红茶 滇红 凤牌 940
古树红茶 红茶 滇红 凤牌 940
金螺 红茶 滇红 凤牌 1000
金针 红茶 滇红 凤牌 1200
九曲红梅 红茶 九曲红梅 天香 1500
九鹏溪金奖 乌龙 漳平水仙 九鹏溪 1300
如兰似桂 乌龙 漳平水仙 九鹏 790
折桂令 乌龙 漳平水仙 邓金记 1500
醉兰 乌龙 漳平水仙 邓金记 870
雪梨 乌龙 奇种 曦瓜 5800
正岩老枞水仙 乌龙 水仙 曦瓜 1400
正岩肉桂 乌龙 肉桂 曦瓜 1400
赛珍珠1000 乌龙 铁观音 八马 1200
东方美人 蜜 乌龙 东方美人 我茶 2000
冻顶乌龙 乌龙 冻顶乌龙 王德传 1250
369老白茶 白茶 牡丹 绿雪芽 690
胪雷十二品 花茶 茉莉花茶 胪雷

正山堂系列。尝遍了正山堂的当家产品:特质金骏眉、妃子笑、正山小种、正山小种野茶。特质金骏眉,非常完美,没有任何毛病,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好茶耐泡”的说法,8-9泡品质稳定,但是价格高处不胜寒。妃子笑,这一款只买了4包品鉴装,大多被老婆喝了,导致我印象不深hhh,不过风味对比其它红茶确实比较独特。说到荔枝味,想起今年春天在径山顺手抄了一点径山红茶,杂牌货,但荔枝味浓厚,甚至有点微酸,好像径山镇这边的这种风味较为普遍,有兴趣的可以尝试尝试。正山小种,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火功高,桂圆味浓厚,这种风味可能只此一家?传统的闽北武夷的茶往往比较厚重,可能并不为大众所接受,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正山小种野茶,这四款中最为惊喜的,虽名为“正山小种野茶”,但是新工艺,带有金骏眉韵味的同时,有木质味,等不及双十一,已经复购一次了。

正山堂系列 正山堂系列

骏德小赤甘。原名铜骏眉,广泛评价为金骏眉的口粮平替,但是我跟老婆的各自首次冲泡,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后来发现,这款茶对冲泡的要求很高,不能像金骏眉那样随意,水温和坐杯时间要严格控制,否则容易出现涩味。在控制得当的情况下,作为一款可复购的茶是合格的。骏德小赤甘的每一罐都有防伪,听说闲鱼价格可以做到很低,以后可以试试看。

骏德小赤甘 骏德小赤甘

滇红。这次购入的凤牌红茶,抱着比较大的期待,但无论是金芽、金螺还是金针,都低于预期,完全没有两年前喝滇红的惊艳感。金芽的花香不如以前金罐的版本,香味不落水,极不耐泡,价格倒是涨了一些。总体是失望的。

凤牌金芽 凤牌金芽

九曲红梅天香九曲红梅,黑金相间的颜色,芽叶细长,喝得出是龙井茶的原料,喝不出梅花香hhhh。不知是否有真正的头采原料做的九曲红梅,必是一绝。

天香九曲红梅 天香九曲红梅

漳平水仙。从邓金记的折桂令入坑漳平水仙后,老婆催着要加购漳平水仙,这次除了复购邓金记折桂令、醉兰,还尝试了九鹏溪金奖九鹏如兰似桂。总的来说,九鹏溪金奖比九鹏如兰似桂稍好一些,但两个的火功都比较低,偏向“清香”型,并不符合我们两个人的喜好。邓金记的折桂令和醉兰偏向“浓香”型,很对味!折桂令香气高扬、口感顺滑,已经作为长期的购买选择了,这次老板也送了2泡去年的折桂令秋茶,折算下来单泡的价格也可以接受了。

九鹏溪金奖、九鹏如兰似桂、折桂令、醉兰 九鹏溪金奖、九鹏如兰似桂、折桂令、醉兰

折桂令叶底 折桂令叶底

曦瓜系列曦瓜雪梨,雪梨味?盲品的话感受不出来,但有清甜感,折后60元一泡的价格,emm…可能除了用于比较,以后不会再买了。正岩老枞水仙,正岩肉桂,曦瓜的正岩入门系列,普普通通,没有特点。这次的曦瓜系列再次让我感到岩茶的水之深,喝不明白,喝不明白。

曦瓜系列 曦瓜系列

铁观音八马赛珍珠1000(浓香型),八马的经典系列。香气足,相较于口粮凤山浓香型,口感会更干净些,其它的似乎拉不开太大的差距。

八马赛珍珠1000 八马赛珍珠1000

台湾乌龙我茶东方美人·蜜,独特的小绿叶蝉叮咬机制,赋予这款茶强烈的回甘,有点香气增强版的老白茶的感觉。价格不低,后续还会尝试其他家的东方美人。王德传冻顶乌龙,香气还不错,入口味道和闽南乌龙接近,有股怪味,不是令人愉悦的味道,第一泡尤其明显。叶梗有点太长太乱了。没有网上吹的那么好喝,尤其在这个价位,竞争者太多了,

东方美人、冻顶乌龙 东方美人、冻顶乌龙

白茶绿雪芽369老白茶,不如品品香的晒白金系列,汤感比较生,不柔和,毫也不如晒白金丰富,不知是否是年份还不足(3年陈)的原因。

茉莉花茶。很少喝茉莉花茶,试了胪雷十二品(品鉴装),总体感觉香气和味道是分离的,没有融合起来。香气直冲上颌,味道却很压舌,加上我喝绿茶少,不太习惯这样的口感。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

前一篇 基... 随机阅读